一位在江南市场国产水果区的商贩告诉记者:“我们国产区的,都是去进口区的货柜那里提货放在自己的档口卖,最近行情不好,每次就少拿一点,一天卖多少就拿多少,拿多了都赔钱。”
他说道:“之前行情好就多拿一点,大概100件,现在行情不好就只拿几十件了,现在我们这里个个都拿少。”从事电商生意的李先生也表示,现在自己备货会更加谨慎,减少备货数量,避免后期跌到成本都收不回。
上述两位水果商都认为,这次降价对他们这种小规模的水果商影响不大,主要影响的还是发货人,即国外货主和经销商的收入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前述经销商许先生处了解到,他的公司作为国外车厘子货主和中国市场的中间商,盈利主要是靠每卖出一件赚5毛钱的毛利。“降不降价对我们毛利水平没有影响,亏主要是亏货主。”
他表示:“我们是帮国外卖货,卖出货了才把货款给他们,中间抽成。如果货卖不出去,烂掉了,会有公证,货主也会亲自来看,证明一下它为什么卖不出去。我们顶多就少卖一点少抽成,但亏损风险都是货主承担。”
许先生透露:“我自己公司年前到现在应该卖出了有200多柜的车厘子,我现在的策略就是赶紧把手头的卖完。”
记者手记丨进口水果的品尝“自由”,还要建立在防疫安全之上
春节后,车厘子的价格腰斩。从往年价格趋势来看,2月正是车厘子价格的低位。相比于刚上市时一箱最高价值“千金”,如今的价格可以说是十分亲民。要实现“车厘子自由”,不妨等到每年春节后再下手!不过,据车厘子经销商和采购商透露,车厘子在2月已经进入销售尾期,旧批次难免出现品质下降等问题,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仔细甄别。
车厘子在疫情后出现的价格大涨大跌,也反映了进口水果和冷链食品作为特殊货品在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性。进口车厘子在海关多等一天,国内的防疫安全就多加一层保障。想要一饱口福,要学会耐心等待。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文章来源:《中国果菜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gc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218/637.html